黃芪甲苷調節(jié)中性粒細胞殺菌活性的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6-19 01:37
在機體遭受病原菌感染時,中性粒細胞迅速募集到感染部位,發(fā)揮吞噬和殺傷病原菌功能,并釋放系列炎癥介質,誘導單核細胞趨化至感染部位進行協(xié)同殺菌作用。已有研究證實,在重癥微生物感染的動物模型和患者體內,中性粒細胞表面趨化因子受體CXCR2表達降低,繼而影響中性粒細胞遷移、趨化能力,F代藥理研究發(fā)現黃芪甲苷(AS-IV)作為黃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廣泛的生物學和藥理活性,在真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引發(fā)的感染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課題通過建立小鼠感染模型,探討AS-IV在細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相關機制,為臨床上靶向治療細菌感染患者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目的:觀察AS-IV在抗細菌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結合細胞學實驗,研究AS-IV對中性粒細胞吞噬、殺菌功能的影響,以及AS-IV對中性粒細胞趨化至感染部位的調節(jié)機制。研究方法:建立大腸埃希菌E.coli腹腔感染和膿毒血癥兩種小鼠模型,給予AS-IV預處理,觀察小鼠存活率,初步判斷AS-IV的抗感染作用;檢測小鼠體內細菌清除率、中性粒細胞數目變化、中性粒細胞表面CXCR2表達、相關炎性因子和趨化因子水平;收集相關臟器石蠟包埋固定,組織病理學檢測;流式細胞術、...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50651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2E.coli感染小鼠體內細菌數目變化
18圖2.2E.coli感染小鼠體內細菌數目變化不同時間點小鼠腹腔液(A)、血液(B)中細菌數目;24h臟器(C)中細菌數目(*P<0.05,n=5)2.4.3中性粒細胞趨化功能變化中性粒細胞能否迅速趨化至感染部位對于控制細菌感染至關重要。如圖2.3,在感染后6....
圖2.3中性粒細胞數目和趨化能力變化
圖2.3中性粒細胞數目和趨化能力變化A.腹腔中性粒細胞數目;B.血液中性粒細胞CXCR2表達;C.血液中性粒細胞趨化能力變化(*P<0.05,n=5)2.4.4細胞因子E.coli感染小鼠6h后,收集血清和腹腔液,ELISA檢測促炎因子TNF-α、IL....
圖2.4E.coli感染小鼠體內細胞因子表達水平A.血液中TNF-α、IL-6和CXCL2水平;B.腹腔液中TNF-α、IL-6和CXCL2水
圖2.4E.coli感染小鼠體內細胞因子表達水平A.血液中TNF-α、IL-6和CXCL2水平;B.腹腔液中TNF-α、IL-6和CXCL2水平(*P<0.05,n=5)2.4.5感染小鼠中性粒細胞Grk2的表達E.coli感染小鼠6h后,流式....
圖3.1膿毒血癥小鼠存活率變化情況(*P<0.05,n=10)
分析Sigmaplot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實驗數據均以平均數與標準差(兩兩間比較運用t-檢驗或One-WayANOVA方差分析,P﹤0學差異。存活率術后假手術組小鼠醒來,飲食活動正常;對照組小鼠出現活動減靡,眼瞼分泌物增多,肛周有糞便黏連等系列癥狀,而AS-IV態(tài)等方面....
本文編號:405065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yixuelunwen/zhongyaolw/4050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