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市
發(fā)布時間:2025-06-05 23:46
本文主要是研究我國證券市場“殼資源”配置福利。在分析“殼資源”初級配置時,指出無效尋租可能構成了尋租成本的主體,直接損害了社會福利。并通過對拍賣制的尋租三層次分析,說明拍賣制并不能消除尋租,指出解決尋租的根本方法只能是放松管制。在分析“殼資源”次級配置時,通過對討價還價博弈模型的討論,說明買殼上市對買賣雙方來說是一個帕累托改進。而在對兩級配置作綜合分析時,運用了科斯定理來分析“殼資源”配置的福利,提出只要市場是有效的,初始配置對社會福利而言可能并不象我們想象中的重要。接著從系統(tǒng)論的角度出發(fā),提出子系統(tǒng)的帕累托改進不能以國家這個大系統(tǒng)的福利降低為代價。然后繼續(xù)分析了我國“殼資源”配置制度的變遷,說明其本身是一種帕累托改進過程,含有自我實施因素。最后指出,國有股市場減持僵局說明了我國資本市場改革進入了“漸進性陷阱”,并給出了突破此僵局的政策建議,一條是政府當局可以利用自己在制度變遷中第一行動方的強勢地位,打破利益結構剛性;另一條就是利用機會之窗引入大爆炸改革方案,在相鄰的制度域同時實現(xiàn)制度變遷。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我國“殼資源”配置模式概述
1.1 “殼資源”的含義
1.2 “殼資源”的兩級配置方式
1.2.1 “殼資源”的初級配置
1.2.2 “殼資源”的次級配置
1.3 “殼資源”配置的福利分析框架
第二章 “殼資源”初級配置的福利分析
2.1 上市指標管制下的尋租行為研究
2.1.1 尋租降低了“殼資源”配置效率
2.1.2 股票發(fā)行市場租金耗散數(shù)量分析
2.2 拍賣制下的尋租三層次分析
2.3 優(yōu)惠的保護效應:“X-效率分析”
第三章 “殼資源”次級配置的福利分析
3.1 我國“殼資源”次級配置的低效率
3.2 買殼上市中的“殼公司”價值分析
3.2.1 供給方角度的“殼公司”價值分析
3.2.2 需求方角度的“殼公司”價值分析
3.3 “殼公司”的交易價格
3.3.1 三種定價模型的內在聯(lián)系
3.3.2 完美信息下的動態(tài)討價還價模型
第四章 “殼資源”配置福利的綜合分析
4.1 科斯定理在“殼資源”配置中的運用
4.1.1 科斯定理Ⅰ的運用
4.1.2 科斯定理Ⅱ的運用
4.1.3 科斯定理的動態(tài)化、系統(tǒng)化運用
4.2 “殼資源”配置的制度變遷
4.3 注冊制“軟著陸”的必要條件
4.4 “殼資源”配置制度改革的路徑選擇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論文發(fā)表情況
后記
本文編號:4049458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我國“殼資源”配置模式概述
1.1 “殼資源”的含義
1.2 “殼資源”的兩級配置方式
1.2.1 “殼資源”的初級配置
1.2.2 “殼資源”的次級配置
1.3 “殼資源”配置的福利分析框架
第二章 “殼資源”初級配置的福利分析
2.1 上市指標管制下的尋租行為研究
2.1.1 尋租降低了“殼資源”配置效率
2.1.2 股票發(fā)行市場租金耗散數(shù)量分析
2.2 拍賣制下的尋租三層次分析
2.3 優(yōu)惠的保護效應:“X-效率分析”
第三章 “殼資源”次級配置的福利分析
3.1 我國“殼資源”次級配置的低效率
3.2 買殼上市中的“殼公司”價值分析
3.2.1 供給方角度的“殼公司”價值分析
3.2.2 需求方角度的“殼公司”價值分析
3.3 “殼公司”的交易價格
3.3.1 三種定價模型的內在聯(lián)系
3.3.2 完美信息下的動態(tài)討價還價模型
第四章 “殼資源”配置福利的綜合分析
4.1 科斯定理在“殼資源”配置中的運用
4.1.1 科斯定理Ⅰ的運用
4.1.2 科斯定理Ⅱ的運用
4.1.3 科斯定理的動態(tài)化、系統(tǒng)化運用
4.2 “殼資源”配置的制度變遷
4.3 注冊制“軟著陸”的必要條件
4.4 “殼資源”配置制度改革的路徑選擇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論文發(fā)表情況
后記
本文編號:404945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guanlilunwen/zhqtouz/40494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