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潛標觀測的呂宋海峽以東深海海流的低頻變異
發(fā)布時間:2025-06-20 05:02
本文利用在菲律賓海布放的一套錨系潛標獲取的長時間海流和水溫觀測數(shù)據(jù),分析了呂宋海峽以東的深海海洋環(huán)境特征,著重闡釋了該海域海流的全水深垂向結(jié)構及其低頻變化特征。研究表明,表層(100~160 m)平均流向為西偏北,流速約為12.5 cm/s;中層(810 m)的平均流為西向,流速為2.6 cm/s;深層(1 550 m和2 560 m)的平均流速在1 cm/s以內(nèi),近底(4 040 m)的流向為較穩(wěn)定的西南向,流速為2.3 cm/s。上層海流的動能比中層和深層大1~2個量級,總動能、平均動能、渦動動能均在表層最大,中層次之、深層最小,各層次渦動能均大于平均動能。中上層海流的低頻變化具有極高的相似性,全年為81~85 d的周期振蕩;近底層海流則不同,變化周期約為51 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51465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圖1 潛標位置(a)、區(qū)域水深(b)、潛標所在斷面水溫及觀測層次(c)和氣候態(tài)風場(d)
對各層次逐時的海流和水溫進行3d低通濾波后統(tǒng)計其平均值及最大流速,并計算各層次海流的平均動能、渦動動能和總動能。統(tǒng)計結(jié)果見圖4和表1。渦動動能(TKE)、平均動能(KEmean)、總動能(KEtotal)的計算公式如下:圖2日均(a)和月均(b)潛標觀測各層次海流矢量時間序列
圖2 日均(a)和月均(b)潛標觀測各層次海流矢量時間序列
圖1潛標位置(a)、區(qū)域水深(b)、潛標所在斷面水溫及觀測層次(c)和氣候態(tài)風場(d)圖3潛標觀測各層次年均海流矢量
圖3 潛標觀測各層次年均海流矢量
圖2日均(a)和月均(b)潛標觀測各層次海流矢量時間序列式中,u和v分別表示緯向流速和徑向流速。
圖4 各層次海流的動能統(tǒng)計
統(tǒng)計表明,3d低通濾波后的最大流速在表層為41~55cm/s,中層為12cm/s,深層為6~10cm/s;年平均水溫在表層為20.36℃,中層為5℃,深層為1.59~2.64℃。各層次海流的總動能、平均動能、渦動動能均在表層最大,中層次之、深層最小;在深層,總動能在25....
本文編號:405146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haiyang/4051465.html
上一篇:孤立波在島礁地形上傳播演化水動力特性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