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脅迫對冬小麥生長的影響機理及模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7-03 04:18
在全球氣候變暖、極端氣候事件趨多增強的大背景下,我國區(qū)域降水和河川徑流變化波動明顯增大,干旱發(fā)生頻率和程度日漸嚴重。關于干旱災害對冬小麥的影響研究,前人大多基于干旱控制試驗使作物維持某一穩(wěn)定強度的干旱,這制約著干旱持續(xù)發(fā)展過程對冬小麥生長影響機理的認識。本研究于2018-2019年冬小麥生長季在泰安農業(yè)氣象觀測站進行,觀測站內設有自動控制遮雨棚和水分控制場,以“濟麥22號”為試材,在水分關鍵期(拔節(jié)-開花期)設計4個水分梯度處理,W1、W2、W3、W4分別按照正常補水量(75mm)的80%、50%、25%和0%進行一次性灌溉,并以正常灌溉管理的大田冬小麥為對照(CK),開花期復水直至冬小麥成熟,對冬小麥光合特性、抗氧化指標、葉面積、干物質積累及分配和產量進行觀測。利用歷年冬小麥資料和干旱脅迫試驗數據實現WOFOST模型對冬小麥生長模擬和干旱影響模擬參數優(yōu)化訂正,建立不同等級干旱對冬小麥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形成影響的定量評估,以期為區(qū)域干旱影響評估提供數據支持。主要研究結論如下:(1)花前干旱脅迫降低冬小麥葉片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胞間CO2濃度和葉綠素含量,脅迫...
【文章頁數】: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干旱脅迫對作物生長生理特性的影響
1.2.2 干旱脅迫-復水后的補償機制研究
1.2.3 作物模型發(fā)展及干旱影響研究
1.3 研究內容
1.4 技術路線
第二章 試驗設計及研究方法
2.1 試驗場所及設計
2.1.1 試驗背景
2.1.2 試驗場所
2.1.3 試驗設計
2.2 測定項目及方法
2.2.1 發(fā)育期及土壤水分
2.2.2 氣體交換參數
2.2.3 保護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
2.2.4 葉綠素含量
2.2.5 單株葉面積
2.2.6 干物質積累、分配及轉運
2.2.7 產量結構及產量
2.3 數據處理及分析
2.4 WOFOS模型及研究數據
2.4.1 WOFOST模型結構
2.4.2 研究數據
2.4.3 模型模擬精度評價方法
第三章 冬小麥葉片生理生態(tài)特性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3.1 葉片氣體交換參數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3.2 葉片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3.3 葉片葉綠素含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冬小麥植株生長及產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4.1 冬小麥單株葉面積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4.2 冬小麥干物質積累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4.2.1 總干重
4.2.2 穗干重
4.3 冬小麥各器官干物質分配比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4.4 冬小麥各器官物質轉運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4.5 冬小麥產量結構及產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WOFOST模型在冬小麥生長及干旱影響模擬中的應用
5.1 WOFOST模型的參數校準
5.2 WOFOST模型對冬小麥的模擬與檢驗
5.2.1 冬小麥發(fā)育期的模擬與檢驗
5.2.2 冬小麥產量的模擬與檢驗
5.2.3 冬小麥干旱條件下的模擬與檢驗
5.3 WOFOST模型在冬小麥干旱影響模擬中的應用
5.3.1 冬小麥干旱影響模擬試驗設計
5.3.2 出苗期不同干旱等級模擬分析
5.3.3 拔節(jié)期不同干旱等級模擬分析
5.3.4 開花期不同干旱等級模擬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6.1 主要結論
6.1.1 冬小麥葉片生理生態(tài)特性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6.1.2 冬小麥植株生長及產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6.1.3 WOFOST模型在冬小麥生長及干旱影響模擬中的應用
6.2 討論
6.2.1 冬小麥葉片生理特性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6.2.2 冬小麥植株生長及產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6.2.3 WOFOST模型在冬小麥生長及干旱影響模擬中的應用
6.3 特色與創(chuàng)新
6.4 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4055757
【文章頁數】: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干旱脅迫對作物生長生理特性的影響
1.2.2 干旱脅迫-復水后的補償機制研究
1.2.3 作物模型發(fā)展及干旱影響研究
1.3 研究內容
1.4 技術路線
第二章 試驗設計及研究方法
2.1 試驗場所及設計
2.1.1 試驗背景
2.1.2 試驗場所
2.1.3 試驗設計
2.2 測定項目及方法
2.2.1 發(fā)育期及土壤水分
2.2.2 氣體交換參數
2.2.3 保護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
2.2.4 葉綠素含量
2.2.5 單株葉面積
2.2.6 干物質積累、分配及轉運
2.2.7 產量結構及產量
2.3 數據處理及分析
2.4 WOFOS模型及研究數據
2.4.1 WOFOST模型結構
2.4.2 研究數據
2.4.3 模型模擬精度評價方法
第三章 冬小麥葉片生理生態(tài)特性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3.1 葉片氣體交換參數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3.2 葉片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3.3 葉片葉綠素含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冬小麥植株生長及產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4.1 冬小麥單株葉面積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4.2 冬小麥干物質積累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4.2.1 總干重
4.2.2 穗干重
4.3 冬小麥各器官干物質分配比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4.4 冬小麥各器官物質轉運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4.5 冬小麥產量結構及產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WOFOST模型在冬小麥生長及干旱影響模擬中的應用
5.1 WOFOST模型的參數校準
5.2 WOFOST模型對冬小麥的模擬與檢驗
5.2.1 冬小麥發(fā)育期的模擬與檢驗
5.2.2 冬小麥產量的模擬與檢驗
5.2.3 冬小麥干旱條件下的模擬與檢驗
5.3 WOFOST模型在冬小麥干旱影響模擬中的應用
5.3.1 冬小麥干旱影響模擬試驗設計
5.3.2 出苗期不同干旱等級模擬分析
5.3.3 拔節(jié)期不同干旱等級模擬分析
5.3.4 開花期不同干旱等級模擬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6.1 主要結論
6.1.1 冬小麥葉片生理生態(tài)特性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6.1.2 冬小麥植株生長及產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6.1.3 WOFOST模型在冬小麥生長及干旱影響模擬中的應用
6.2 討論
6.2.1 冬小麥葉片生理特性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6.2.2 冬小麥植株生長及產量對干旱脅迫及復水的響應
6.2.3 WOFOST模型在冬小麥生長及干旱影響模擬中的應用
6.3 特色與創(chuàng)新
6.4 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405575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projectlw/qxxlw/4055757.html
上一篇:綜合氣象觀測業(yè)務體系保障能力建設探討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