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論看趙秉文的儒學思想
發(fā)布時間:2025-01-07 02:59
金代趙秉文儒學思想的純粹性一直受到當時及后代學者的質(zhì)疑,他的"史論十篇"是以儒家理論為標準評判歷史的,這組文章在分析朝代興亡的原因、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時,既有對儒家理論的堅持和固守,又有對一些理論問題的靈活闡釋和運用。這說明他的儒學思想既有堅持道統(tǒng)的一面,又有靈活、現(xiàn)實的特征。趙秉文儒學思想的這些特征對元好問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對儒家理論的堅持和固守
(一) 對仁義誠信的堅守
(二) 對《春秋》的推崇
(三) 對君王之德的強調(diào)
(四) 對教化之功的強調(diào)
二、趙秉文儒家思想的靈活性
(一) 儒學理論的靈活闡釋
(二) 建侯置守問題上的辯證觀點
(三) 君子之德表現(xiàn)形態(tài)的多樣化闡述
三、趙秉文儒學思想的實用性
(一) 對三代的闡釋
(二) 對禮樂的看法
四、趙秉文儒學思想對元好問的影響
本文編號:4024393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對儒家理論的堅持和固守
(一) 對仁義誠信的堅守
(二) 對《春秋》的推崇
(三) 對君王之德的強調(diào)
(四) 對教化之功的強調(diào)
二、趙秉文儒家思想的靈活性
(一) 儒學理論的靈活闡釋
(二) 建侯置守問題上的辯證觀點
(三) 君子之德表現(xiàn)形態(tài)的多樣化闡述
三、趙秉文儒學思想的實用性
(一) 對三代的闡釋
(二) 對禮樂的看法
四、趙秉文儒學思想對元好問的影響
本文編號:4024393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sxll/4024393.html
上一篇:“時代精神”概念與馬克思的歷史哲學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