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油畫中的平面性研究
本文選題:中國 + 當代; 參考:《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摘要】:今天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影像技術高度發(fā)達,圖片獲取和復制異常方便的時代,鏡頭替代了我們的眼睛,信息替代了我們的閱讀。如何進行油畫創(chuàng)作帶來了更多的思考。 在新形式下油畫正經(jīng)歷著變化,近年來,中國當代油畫逐步形成一種淡化光影、弱化對比、趨向于平面化的表現(xiàn)手法。而這種趨勢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表達著新的視覺審美體驗。 平面性油畫作為前衛(wèi)藝術的基本特征之一,其繪畫觀念不僅是對西方古典藝術的批判,同時也是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帶來的新的視覺關系在藝術上直接體現(xiàn)。自后印象派到立體主義、表現(xiàn)主義,甚至到行而上畫派、超現(xiàn)實主義,都經(jīng)歷著對平面性油畫的探索。在其進程中,一些畫家還受到東方藝術的影響。 本文主要闡述的內(nèi)容是現(xiàn)代主義油畫語言在不同時期的形態(tài)特征,通過分析進而敘述中國當代繪畫中的平面性油畫的成因與發(fā)展,,論述了平面性油畫的特征。通過論述,有助于自己在油畫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提高和認識。 平面性油畫拓寬了藝術的表現(xiàn)方式,為當代藝術注入新的活力。
[Abstract]:The age of our life today is an era of highly developed image technology, a convenient time for image acquisition and reproduction, the lens replaced our eyes, information replaced our reading. How to make more thinking of oil painting creation.
In the new form, oil painting is undergoing a change.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 has gradually formed a way of desalination of light and shadow, weakening contrast and tending to be flat. This trend is being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expressing new visual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one of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avant-garde art, flat painting is not only a critique of the western classical art, but also a new visual relationship brought by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which is directly embodied in the art. From the Post Impressionism to the Cubism, the expressionism, even to the line, the surrealism has experienced the plane of the plane. In the process of painting, some painters were influenced by Oriental Ar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modernist oil painting language in different peri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lane painting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pain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at oil painting are discussed. Through the discussion, it is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reation of oil painting.
Flat oil painting broadens the way of expression of art and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contemporary art.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2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迎雙;;對于青年油畫家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J];藝術研究;2010年01期
2 江濤;;由拼貼語言解讀現(xiàn)代主義藝術的批判性與平面性特征[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3 黃碧海;;談繪畫藝術的平面性[J];美術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4 徐敏;;“大景”花鳥畫構圖技法規(guī)律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年09期
5 易苗苗;;中西方現(xiàn)當代油畫平面性風格比較芻議[J];美術大觀;2009年04期
6 黃千;高句麗壁畫的本質特征探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7 任玉蓉;;裝飾人物造型漫談[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36期
8 竇仲軍;;當前語境下的中國動畫發(fā)展趨向分析[J];電影文學;2010年17期
9 劉春霞;;中國畫的色彩美學研究[J];學理論;2010年19期
10 趙麗麗;;封面設計中具象圖形的慎用[J];文藝爭鳴;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白良;;中國油畫保護與修復的現(xiàn)狀及展望[A];繼承 發(fā)展 保護 管理——北京博物館學會保管專業(yè)十年學術研討紀念集[C];2010年
2 高星;;轉瞬即逝的現(xiàn)代性——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先鋒”藝術家后期轉型現(xiàn)象評析[A];2010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10年
3 宋玉成;;日本吸收西方油畫歷程及得失判斷[A];“特殊與一般——美術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史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黃秀光;傅思祖;吳江;葉君建;舒樺;周華珍;顧援;;倍頻激光直接驅動透鏡列陣均勻照明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設計與實驗考核[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5)[C];2005年
5 劉子龍;;窺彩色蠟染之一斑——現(xiàn)代蠟扎染研究[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6 黃秀光;孫玉琴;馬民勛;周關林;傅思祖;顧援;;列陣透鏡均勻照明系統(tǒng)的實驗考核與改進設計[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0)[C];2000年
7 谷卓偉;申永明;林杭;;激光驅動帶窗口飛片實驗技術研究[A];第八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盧元鎮(zhèn);;21世紀對體育社會科學的挑戰(zhàn)與期望[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9 魏紅;;現(xiàn)代住宅產(chǎn)品發(fā)展趨勢[A];中國建筑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10 張林群;李美林;黃曉華;馮玉英;陸天虹;;微過氧化物酶的肽鏈結構對其與Eu~(3+)相互作用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卜松竹;廣東油畫四百年引領風潮[N];廣州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楊陽騰 通訊員 肖烈南;流光溢彩的大芬油畫村[N];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3 巧拙;油畫拍賣顯現(xiàn)“馬太效應”[N];中國商報;2011年
4 本刊記者 潘少婷 劉敏珍 實習生 譚彥;從大芬“呼”來一批油畫家[N];東莞日報;2010年
5 通訊員 黃麗萍;晉寧畫家作品拍出千萬天價[N];昆明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嚴長元;彰顯湖北油畫的本土精神[N];中國文化報;2011年
7 段澤林;當代油畫:技術占幾多?[N];光明日報;2011年
8 路加;張四民 油畫班里的悖論畫家[N];中國教育報;2011年
9 記者劉妍 通訊員何芳玲;新疆油畫學會創(chuàng)作培訓基地在我州揭牌[N];博爾塔拉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趙曉林;游刃于寫實與抽象之間[N];濟南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禎旋;記憶中存在的風景[D];清華大學;2011年
2 繆世峰;含氮共軛有機小分子多進制電存儲材料設計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3 陳紅余;ET類正組元導電分子晶體及相關負離子工程[D];山東大學;2006年
4 郭紹芬;鑭(III)、鋱(III)對體內(nèi)外辣根過氧化物酶活性與結構的影響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5 陸霄虹;中國當代繪畫藝術作品特征價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6 蒯連會;對“觀念至上”的反思[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7 劉海平;繪畫的“回歸”[D];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
8 黃秀光;高功率激光驅動高壓狀態(tài)方程的實驗研究——A1高壓狀態(tài)方程絕對測量的探索[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01年
9 馬景龍;利用長脈沖KrF激光產(chǎn)生用于狀態(tài)方程測量的沖擊波[D];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2003年
10 王傳彬;波阻抗梯度飛片的研制及其在動高壓物理中的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茅昌蘭;論油畫材質技術之美[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冉國洪;論意象風景油畫[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3 吳達清;悠然見南山——淺談油畫風景詩化傾向[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薛彬;油畫中黑色的運用[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5 孫博;淺析中國當代油畫中的水墨情結[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娟;植物圖形在油畫人物作品中的表現(xiàn)與象征意義[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徐西鳳;當代海南地域特色油畫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耀熔;中國當代意象油畫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趙媛媛;中國意象油畫的色彩表現(xiàn)力[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厲國軍;傳承 拓展 融合 創(chuàng)新—淺析意象油畫中的表現(xiàn)語言[D];吉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6001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uihuayishu/196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