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書法研究
【學位單位】:中國美術(shù)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J292.1
【部分圖文】:
圖 1:白玉蟾《仙廬峰六詠詩卷》軍,取道饒信而浙東。”1這篇寫與彭鶴林的書信為 1218 年所書,因法作品可能那年所作。從白玉蟾留下的文獻中看出,在 1218 年后游歷再也沒有去過湖南岳陽。作為道士的白玉蟾游歷岳陽之時,對于先人的會前去觀看。所以此六首開頭的丹光亭即云:“仙人不見張驚喜,尚有苔。”。
圖 1:白玉蟾《仙廬峰六詠詩卷》下臨江軍,取道饒信而浙東!1這篇寫與彭鶴林的書信為 1218 年所書,因此,這件書法作品可能那年所作。從白玉蟾留下的文獻中看出,在 1218 年后游歷中,白玉蟾再也沒有去過湖南岳陽。作為道士的白玉蟾游歷岳陽之時,對于先人的遺跡肯定會前去觀看。所以此六首開頭的丹光亭即云:“仙人不見張驚喜,尚有藥爐荒碧苔。”。
《天朗氣清詩帖》(見圖 2)為草書墨跡,縱 24.5 厘米,橫 52.5 厘米,書有十一行,總計 50 個字?钭譃椤坝耋浮倍,現(xiàn)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由于作品本身的記錄較少,所以這幅書法作品的大概年份難以確認了。筆者根據(jù)白玉蟾的書寫風格來說,其輕盈跳蕩的方式和《仙廬峰六詠卷》與相近之處,和后面所提及的《足軒銘》與《與寶謨郎中書》有著較大的差別!蹲丬庛憽罚ㄒ妶D 3)為草書墨跡,縱 32.5 厘米,橫 81.5 厘米,共計 22 行,195 字。后有署年款“寶慶丙戌”,書寫的年份應(yīng)該是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年),屬于白玉蟾較為晚期的作品。作品鈐有項元汴、安岐、耿嘉祚、乾隆內(nèi)府、奕繪、永瑆、吳湖帆等鑒藏印。卷后有虞集,項元汴,永瑆,手虛子、綿億、崇恩,吳湖帆、潘靜淑等人的題跋,F(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靖宜;詹石窗;;論白玉蟾“謫仙”主題詩詞的創(chuàng)作體驗[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06期
2 蘭宗榮;;朱熹、白玉蟾與李訦、楊長孺交游考[J];武夷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3 馮富貴;;望月[J];中國老年;2016年01期
4 李偉;曾筱慧;;深山“玉蟾”脫貧記[J];四川黨的建設(shè)(農(nóng)村版);2016年12期
5 鄭亨光;;詩人道祖白玉蟾[J];炎黃縱橫;2015年02期
6 陳金鳳;;白玉蟾江西道教活動考述[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7 羅爭鳴;;儒、道之間:白玉蟾的詩詞創(chuàng)作與心路歷程[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8 查慶;雷曉鵬;;白玉蟾道教美學思想簡論[J];宗教學研究;2008年03期
9 馬石丁;;白玉蟾雜記類散文特色簡論[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7年03期
10 符穎,符和積;白玉蟾生卒年歲疑[J];中國道教;2005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婁光林;白玉蟾書法研究[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19年
2 方悠添;白玉蟾的生平事跡和成才原因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8年
3 尤玉兵;白玉蟾文學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4 夏濤;白玉蟾與武夷山道教[D];廈門大學;2007年
5 許偉;白玉蟾內(nèi)丹思想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8年
6 董浩;心通道、丹、法—白玉蟾哲學思想的心學指歸[D];山東大學;2016年
7 趙娟;白玉蟾道教詩詞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3768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shufayishu/283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