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障礙亞臨床人群的認知靈活性:焦慮的部分中介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5-04-26 22:38
目的:認知靈活性即在相同或不同認知活動中實現不同認知角度轉換的能力。有實驗表明與正常EDE-Q低分組相比,進食障礙的患者存在認知靈活性的不足或低效率,后者與其臨床呈現的持續(xù)反復的不良進食癥狀有關。本文調查進食障礙亞臨床狀態(tài)大學生的認知靈活性的特點,探討其與異常進食行為的關系。研究結果有助于進一步理解認知靈活性在異常進食行為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也為該類臨床障礙的早期預防提供初步的理論參照。方法:研究一研究對象為上海某大學的在校學生(n=211),運用進食障礙檢查問卷(Eating Disorder Examination Questionnaire,EDE-Q),認知靈活性問卷(Cognitive Flexibility Inventory,CFI)、強迫量表修訂版(Obsessive-Compulsive Inventory-Revised,OCI-R)等來評估相關癥狀,采用廣泛性焦慮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來評估焦慮情緒。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礎上重新納入研究對象60人,依據EDE-Q劃界分(以得分>1.27分為進食障礙亞...
【文章頁數】: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進食障礙以及亞臨床狀態(tài)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認知靈活性與異常進食
1.2.2 強迫性特質與異常進食
1.2.3 焦慮對異常進食和認知靈活性的影響
1.3 問題提出
第2章 研究一焦慮狀態(tài)對進食障礙亞臨床人群認知靈活性的影響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2.2.2 統(tǒng)計學方法
2.3 結果
2.3.1 一般人口統(tǒng)計學信息
2.3.2 異常進食行為、強迫性特質與認知靈活性的相關
2.3.3 焦慮狀態(tài)的部分中介作用
第3章 研究二:進食障礙亞臨床人群的認知靈活性能力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工具
3.2.2 研究程序
3.2.3 統(tǒng)計學方法
3.3 結果
3.3.1 一般人口統(tǒng)計學信息
3.3.2 認知靈活性、強迫性特質等變量的組間差異比較
3.3.3 認知靈活性自評與行為測試結果的相關性
3.3.4 認知靈活性行為學測試、異常進食行為與焦慮狀態(tài)的相關分析
第4章 總討論
4.1 進食障礙亞臨床人群的認知靈活性特點
4.1.1 認知靈活性與異常進食
4.1.2 強迫性特質與異常進食
4.2 焦慮狀態(tài)對進食障礙亞臨床人群的認知靈活性的影響
第5章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第6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4041470
【文章頁數】: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進食障礙以及亞臨床狀態(tài)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認知靈活性與異常進食
1.2.2 強迫性特質與異常進食
1.2.3 焦慮對異常進食和認知靈活性的影響
1.3 問題提出
第2章 研究一焦慮狀態(tài)對進食障礙亞臨床人群認知靈活性的影響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2.2.2 統(tǒng)計學方法
2.3 結果
2.3.1 一般人口統(tǒng)計學信息
2.3.2 異常進食行為、強迫性特質與認知靈活性的相關
2.3.3 焦慮狀態(tài)的部分中介作用
第3章 研究二:進食障礙亞臨床人群的認知靈活性能力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工具
3.2.2 研究程序
3.2.3 統(tǒng)計學方法
3.3 結果
3.3.1 一般人口統(tǒng)計學信息
3.3.2 認知靈活性、強迫性特質等變量的組間差異比較
3.3.3 認知靈活性自評與行為測試結果的相關性
3.3.4 認知靈活性行為學測試、異常進食行為與焦慮狀態(tài)的相關分析
第4章 總討論
4.1 進食障礙亞臨床人群的認知靈活性特點
4.1.1 認知靈活性與異常進食
4.1.2 強迫性特質與異常進食
4.2 焦慮狀態(tài)對進食障礙亞臨床人群的認知靈活性的影響
第5章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第6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404147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xinlixingwei/404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