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有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12 03:36
自明季清初至于當(dāng)代,歸有光一直被看作是明代最為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但是,明清人對歸有光的論述,往往浮光掠影、點到即止;現(xiàn)當(dāng)代的研究則主要集中于歸有光的幾個名篇及歸有光的流派歸屬等問題,關(guān)注的范圍相對較窄,結(jié)論也往往偏離了歸有光實際的思想狀態(tài)。本文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歸有光其人其文作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論文由緒論和七章組成。緒論陳述選題原因并簡要介紹論文重點解決的問題。第一章,梳理明、清歸有光接受史,顯示出隨著批評視角和評價標(biāo)準(zhǔn)的變化,歸有光文學(xué)史地位的相應(yīng)變化,揭示出明清尤其是清代,學(xué)者型人物與文章家對歸有光評價的明顯差異。第二章,討論歸有光與唐宋派的關(guān)系,主要論述唐宋派名稱的形成過程及其缺陷,附帶論及唐順之本色論的內(nèi)涵,闡述自己對這一問題不同于前人的思考。第三章,通過文本分析及比較研究,探討歸有光“事關(guān)天屬”類散文的特點及成功原因,認為是較為獨特的生存體驗,尤其是情感體驗,使他不自覺地超越其文學(xué)觀念的拘囿,創(chuàng)作出其最具價值的散文作品。第四章,探討歸有光經(jīng)解文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學(xué)術(shù)價值。第五章,通過對歸有光史記評本的研究,說明無論就圈點還是評語來看,他對《史記》的把握大體停留在技巧層面,并未得其神髓,進一步論及歸文與《史記》的關(guān)系,指出以往論者過于強調(diào)歸文受《史記》影響之非。第六章,主要討論歸有光對于文章本原、文章功能、文章風(fēng)格、文章修辭等問題的認識,指出其文學(xué)觀念相對來說缺乏創(chuàng)造性,受其文學(xué)觀制約而書寫的大部分文本,并非其文學(xué)文本的價值所在。此章也論及,歸有光與七子派的文學(xué)觀念雖有不同,但大體而言,并無實質(zhì)性對立。第七章,探討歸有光的倫理價值觀,認為在倫理道德觀方面,歸有光遵循儒家正統(tǒng),特別強調(diào)“三綱”,相信倫理道德行為的“天人感應(yīng)”,具有強烈的維護禮法傾向。
【學(xué)位單位】:浙江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博士
【學(xué)位年份】:2004
【中圖分類】:I206.2
【文章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明清人對歸有光的評價述論
第一節(jié) 明人評歸有光
第二節(jié) 明末清初人評歸有光
第三節(jié) 桐城派論歸有光
第四節(jié) 其他各家論歸有光
第二章 唐宋派稱名論略兼談本色論
第一節(jié) 唐宋派命名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jié) 唐宋派命名的缺失
第三節(jié) 唐宋派非嚴格意義上的流派(上)
第四節(jié) 唐宋派非嚴格意義上的流派(下)
第五節(jié) 其他唐宋派成員的問題
第六節(jié) 唐順之的本色論
第三章 歸有光事關(guān)天屬類散文研究
第一節(jié) 前人研究述論
第二節(jié) 歸有光之獨創(chuàng)性
第三節(jié) 《項脊軒志》細讀
第四章 歸有光經(jīng)解文研究
第一節(jié) “不傍宋人門戶”
第二節(jié) 論《易》之文
第三節(jié) 論《書》之文
第五章 歸有光與《史記》
第一節(jié) 歸有光《史記》評點體例
第二節(jié) 歸有光《史記》圈點分析
第三節(jié) 歸有光《史記》評語分析
第四節(jié) 歸評之價值及歸文與《史記》之淵源論
第六章 歸有光文學(xué)觀研究
第一節(jié) 文者,道之所形也
第二節(jié) 為文必在養(yǎng)氣
第三節(jié) 文章不足關(guān)世教,雖工無益也
第四節(jié) 文以變?yōu)楣ぃ溆诘滥魏卧?br> 第五節(jié) 文章修辭論
第六節(jié) 歸有光反七子之文學(xué)觀念分析
第七章 歸有光倫理價值觀研究
第一節(jié) 倫理本原——“情之所在,即禮也”的真正內(nèi)涵
第二節(jié) 倫理觀念——遵循正統(tǒng),尤重三綱
第三節(jié) 倫理規(guī)則——具體運用中的為我所用
第四節(jié) 倫理行為——堅決維護禮法,相信并宣揚天人感應(yīng)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80185
【學(xué)位單位】:浙江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博士
【學(xué)位年份】:2004
【中圖分類】:I206.2
【文章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明清人對歸有光的評價述論
第一節(jié) 明人評歸有光
第二節(jié) 明末清初人評歸有光
第三節(jié) 桐城派論歸有光
第四節(jié) 其他各家論歸有光
第二章 唐宋派稱名論略兼談本色論
第一節(jié) 唐宋派命名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jié) 唐宋派命名的缺失
第三節(jié) 唐宋派非嚴格意義上的流派(上)
第四節(jié) 唐宋派非嚴格意義上的流派(下)
第五節(jié) 其他唐宋派成員的問題
第六節(jié) 唐順之的本色論
第三章 歸有光事關(guān)天屬類散文研究
第一節(jié) 前人研究述論
第二節(jié) 歸有光之獨創(chuàng)性
第三節(jié) 《項脊軒志》細讀
第四章 歸有光經(jīng)解文研究
第一節(jié) “不傍宋人門戶”
第二節(jié) 論《易》之文
第三節(jié) 論《書》之文
第五章 歸有光與《史記》
第一節(jié) 歸有光《史記》評點體例
第二節(jié) 歸有光《史記》圈點分析
第三節(jié) 歸有光《史記》評語分析
第四節(jié) 歸評之價值及歸文與《史記》之淵源論
第六章 歸有光文學(xué)觀研究
第一節(jié) 文者,道之所形也
第二節(jié) 為文必在養(yǎng)氣
第三節(jié) 文章不足關(guān)世教,雖工無益也
第四節(jié) 文以變?yōu)楣ぃ溆诘滥魏卧?br> 第五節(jié) 文章修辭論
第六節(jié) 歸有光反七子之文學(xué)觀念分析
第七章 歸有光倫理價值觀研究
第一節(jié) 倫理本原——“情之所在,即禮也”的真正內(nèi)涵
第二節(jié) 倫理觀念——遵循正統(tǒng),尤重三綱
第三節(jié) 倫理規(guī)則——具體運用中的為我所用
第四節(jié) 倫理行為——堅決維護禮法,相信并宣揚天人感應(yīng)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引證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袁菊;;從家世背景中揆察思想內(nèi)核——《項脊軒志》教學(xué)的史料意識[J];名作欣賞;2011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陳龍;明代公文變革論[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7年
2 劉蕾;歸有光與嘉定文壇關(guān)系研究[D];上海大學(xué);2010年
3 顧國華;宗臣研究[D];揚州大學(xué);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6條
1 李雅蘭;歸有光文學(xué)散論[D];湘潭大學(xué);2010年
2 殷韓韓;明清歸有光散文接受研究[D];安徽大學(xué);2011年
3 金云琴;論歸有光古文思想對桐城派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7年
4 尚振艷;歸有光散文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8年
5 吳艷麗;陳繼儒序體文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12年
6 董孌孌;韓愈散文理論與創(chuàng)作對歸有光的影響[D];安徽大學(xué);2012年
本文編號:288018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yishull/288018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