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哲學論文 >

明哲保身:《中庸》引《詩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內涵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2-15 10:51
  《中庸》二十七章結尾引《詩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以彰其意,此句學術界有不同的解釋,尤其是簡化為“明哲保身”這一成語后,世間亦多有誤讀,認為此成語為貶義詞。狹隘的理解“明哲保身”顯然背離了《中庸》本身的意義。而歷來詮釋《中庸》此句者,多將其理解為保全自己的生命肉體之身,先秦儒家固然貴生,然而儒家并不是要求世人茍且偷生,生命之貴在于道義,無道德生命力的肉體無異于行尸走肉,歷來為儒家所不齒。同時如果僅僅理解為保全生命之身,與孔子、孟子主張的“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精神相悖。要真正理解“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內涵,關鍵在于此章結尾“其此之謂與”一句“此”的具體涵義,孤立解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而忽略“此”的具體指意,則無法正確詮釋“既明其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的“此”既是指前文“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同時也指本章主旨“至德凝道”,這是詮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核心所在;再者,詮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一句,若是沒有結合二十七章全章內容來詮釋,亦無法正確揭示此句內涵,詮釋此句應與全章的精神相貫通,以充分彰顯本章主旨大義;最后,《中庸》教化...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與意義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三、資料的使用與研究方法
        (一)資料的使用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歷代經典詮釋觀點分析
    一、《中庸》“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在《詩經》中的原意
    二.《中庸》此句古今代表性詮釋分析
        (一)鄭玄與孔穎達的保身說
        (二)朱熹的順理守身說
        (三)王夫之的安身說
        (四)王艮的良知保身說
第二章 基于《中庸》二十七章的學理邏輯分析
    一、《中庸》本章內容的邏輯結構分析
    二、“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與《中庸》本章的主旨的關系
第三章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一句語義內涵的重新理解
    一、生命之“身”與道義之“身”的儒家哲學意蘊
    二、明哲保身:基于儒家哲理的內涵新詮
第四章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教化意義解讀
    一、明哲保身:至德凝道的具體落實
    二、明哲保身:生命意義的充分彰顯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著
致謝



本文編號:403419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zhexuezongjiaolunwen/403419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3c7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