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哲學思想中的人我之間
發(fā)布時間:2025-01-13 22:33
本文是一篇關(guān)于《莊子》文本本身的論文,旨在以“主體間性”作為理論背景和考察問題的視角,就其思想中對于個體存在的關(guān)注以及對于不同個體存在之間關(guān)系的關(guān)注這樣兩個不同的維度,來彰顯其在認識論層面上的絕對與相對評價標準的并有,在心智與交往層面上游于“我心”與“他心”之間,在存在層面上的各適其性與群居合一,以求更加全面、合理地闡釋《莊子》文本本身的內(nèi)在哲學意蘊并揭示出其思想本身的所見與所弊。 本文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就本文的主題與方法加以說明,著重論述以《莊子》文本本身為研究對象的緣由和理論上的意義,以及以“主體間性”為研究《莊子》的理論背景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主要以人我之間為視域,通過考察《莊子》文本所涉及到的認識論層面和評價領(lǐng)域,揭示出其評價標準的絕對與相對的并有,即理想人格的絕對性和是非之辨的相對性;反過來說,其理想人格的絕對性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在人我之間的維度上,《莊子》更多強調(diào)的是個體、本真的自我,而是非之辨的相對性則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出其在人我之間的關(guān)系上尤為關(guān)注了作為獨立的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性。邏輯上講,正是...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主題與方法
一、絕對與相對評價標準的并有
(一) 理想人格的絕對性
(二) “是非之辨”的相對性
二、游于“我心”與“他心”之間
(一) 不同存在個體間的感知互通性
(二) 不同存在境遇間交流的困難性
三、各適其性與群居合一
(一) 自我的各適其性
(二) 群體的和諧共存
注釋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4025996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主題與方法
一、絕對與相對評價標準的并有
(一) 理想人格的絕對性
(二) “是非之辨”的相對性
二、游于“我心”與“他心”之間
(一) 不同存在個體間的感知互通性
(二) 不同存在境遇間交流的困難性
三、各適其性與群居合一
(一) 自我的各適其性
(二) 群體的和諧共存
注釋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402599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zhexuezongjiaolunwen/4025996.html